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里,藏着百姓的幸福密码。近年来,威海坚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,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、便利度、舒适度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,不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,让居住者舒心、创业者安心、旅行者动心。
一场降雨,秋意更浓。
环翠区羊亭镇阮家口村的一棵棵柿子树上,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,在秋日的暖阳中分外喜庆。
更热闹的是,村里正在进行一场大改造:村东、村西、村南、村北,处处都有忙碌的施工现场,能听见机械轰鸣的声音。村民们含着笑,站在自家门前看着,心里装着沉甸甸的期待。
“路面啥时候能铺好?”看着门口的施工场面,村民阮贤卿忍不住问道。
“一会儿水泥就来,今天下午就能给这条路的混凝土铺好。”听工人这样一说,阮贤卿顿时放了心,又背起手当起了围观群众。
57岁的阮贤卿是土生土长的阮家口村人,说起这次改造,她如数家珍:污水并网、厕所改造、路面整修、电网落地……桩桩件件都是和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要紧事。
自从施工队来到了家门口,阮贤卿闲着没事就在家门口看施工进展。为啥这么盼着改造?阮贤卿打开了话匣子:“以前村里的道路破旧,污水沟也是露天的,不好走,不卫生,改造好这些问题就都没有啦。”
最让阮贤卿高兴的是,村里用了几十年的旱厕,这回也要跟着改造一起消失了。“听说,污水管网改造完了之后,家家户户都会装上马桶,上完厕所用水一冲,污水就通过污水管网流走了,和城里一样。”阮贤卿说,挑了30多年的粪,以后再也不用为这事发愁了。
“心里太高兴了,感谢政府给老百姓造福,让我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。”阮贤卿说,“听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到了居住环境的事,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美。”
这边的改造热火朝天,那边不少村民门前的道路已经铺完了混凝土,平整洁净的模样,与还未整修的破损路面截然不同。仅这一点改变,已经让村民们对改造后的阮家口村充满期待。
农村污水管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。羊亭镇园区办工作人员郭宸告诉记者,今年8月,羊亭镇启动了对阮家口村的民生改造工程项目,包括道路改造、污水管网改造、给水改造、弱电管线改造四项改造工程。目前,四项改造工程均已进场施工,预计12月底完工。
“在污水管网改造的过程中,我们还响应‘厕所革命’,对村里540户村民进行改厕。”郭宸说,改造完成后,阮家口村路面看不到污水、主干道看不到电线,村居环境将焕然一新,村民们在水、电、路等方面的幸福感将有极大提升。
用精致理念提升城乡环境
近年来,随着精致城市建设的推进,一个又一个“阮家口村”在涌现、蜕变,用人居环境的大幅改善,述说着威海人的幸福故事。
在农村,道路硬化了,污水并网了,一个个小公园、小广场建起来了,集中供暖、清洁供暖正在惠及更多村民,垃圾分类也在逐步覆盖乡村;在城市,一条条“断头路”被打通,一处处荒废土地化身美丽“绿岛”,一个个新建“口袋公园”串起了市民的幸福感受……威海正在用实际行动,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,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。
据威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,作为全国第一个,也是唯一一个“美丽城市”建设试点城市,2020年,威海启动了城市体检工作,形成首份城市体检报告,涵盖生态宜居、健康舒适、安全韧性、交通便捷、风貌特色、整洁有序、多元包容、创新活力等八方面共计85项“体检”指标。通过大数据深层“把脉”有无城市病,把精致城市建设继续推向纵深。
同时,威海还在提升城市品质上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坚持以艺术家的眼光设计每个片区、每栋建筑,精心做好特色街区、园林绿化、景观照明、街道界面、城市家具、城市雕塑等要素的设计。聚焦城市短板,围绕出行难、停车难、如厕难、公共活动场所少、老旧小区环境差等痛点难点问题,以渐进式、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,对城乡环境打磨提升。
截至目前,威海已累计实施23条“瓶颈路”打通工程,实施22个停车场项目,改造263个老旧小区,加装电梯66部,新建改造公厕69座,高标准建设“口袋公园”245处……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,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。”威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说,接下来,威海将继续以“小切口”改善“大民生”,让城乡百姓的“幸福指数”,随城市的精致程度不断攀升。